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2020 我院研究团队在首届ACM中国国际并行计算挑战赛上取得佳绩
2020年11月15日
2020年11月15日,我院数字所高性能计算中心组建的两个参赛队(SIAT-F11队和潼塔天线队)在ACM中国-国际并行计算挑战赛(ACM-China International Parallel Computing Challenge:IPCC)决赛中取得佳绩,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冠军奖金十万元)和全国三等奖(奖金一万元)。
ACM中国-国际并行计算挑战赛受ACM中国指导,ACM中国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超威半导体产品(AMD)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陈国良院士、郑纬民院士担任比赛指导委员会荣誉主席,ACM中国理事会主席王新兵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德沛教授担任比赛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中科院计算所张云泉研究员和清华大学陈文光教授比赛评委会共同主席,超威半导体产品(中国)有限公司(AMD中国)提供全新7nm Zen2硬件支持。
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题目是近年SC热门的Stencil算法及高效并行代码自动生成,它也是科学计算中典型的编译优化核心技术。我院参赛队(SIAT-F11和潼塔天线队)分别设计了不同的tiling分块策略,以最大化核心计算代码的计算密度,两队均顺利入围决赛。
决赛共有来自湖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大、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九所,西北工大,信息工程大学等十三支劲旅参加。赛题是由清华大学航空学院提供的航空发动机射流大涡模拟的Fortran程序。决赛采取线下优化,线上实测的竞赛方式。我院参赛队采用降精和热点函数定位策略,分别对Viscosity,invisid采用代码重构、优化寄存器利用、公式简化压缩耗时。针对耗时占比超过一半的fh_p/n_weno7代码向量化效果差且易中断指令流水等问题,采用循环拼合、循环分段、寄存器重用、计算结果复用等技术,循环展开引导编译器生成高效向量指令流水。经过现场实际测试及答辩,SIAT-F11队与潼塔天线队分别获得冠军和三等奖。
冠军队颁奖(左二:孟金涛副研究员;左三:硕士研究生庄晨、左四:硕士研究生张方宇)
三等奖团队颁奖(左三:孟金涛副研究员;左四:博士研究生鞠震、左五:硕士研究生黄莹)
超级计算一直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领域,而高性能计算人才的培养对我国超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参赛队由4名硕士一年级研究生、1名硕士二年级研究生和1名博士二年级研究生构成。以赛事培育未来人才,为应用拓展全新思路,成为我们参赛团队最大的收获。
参赛队在本次比赛中得到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高性能计算中心冯圣中研究员(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主任)、魏彦杰研究员、孟金涛副研究员、栗学磊博士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同时参赛队对腾讯高级工程师兰海东博士、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李扬中博士以及其他提供了指导和帮助的老师一并表示感谢。
决赛队(左一:鞠震;左二:黄莹、左三:张方宇;左四:庄晨;左五:孟金涛)
附参赛队员名单:
一等奖:SIAT-F11参赛队:庄晨(硕士研究生二年级,队长)、吴都(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张方宇(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三等奖:潼塔天线参赛队:黄莹(硕士研究生一年级,队长)、鞠震(博士研究生二年级)、肖沂锟(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首届IPCC所有参赛队员、老师和竞赛组委会集体合照